找回密码
 注册

QQ登录

只需一步,快速开始

查看: 2692|回复: 0

郑各庄村党总支书记宏福集团董事长黄福水事迹

[复制链接]
发表于 2013-4-10 21:47:28 | 显示全部楼层 |阅读模式

马上注册,结交更多好友,享用更多功能,让你轻松玩转社区。

您需要 登录 才可以下载或查看,没有账号?注册

×
走进京郊郑各庄,道路宽阔、楼阁林立、碧水环绕,场馆簇拥;建筑、旅游、科技、教育、文化创意五大产业集群俱兴;文教卫生、公共交通、金融邮政、商业服务等功能设施配套齐全;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发展景象。   让黄福水感到欣慰的是,他提出的“主动城市化”道路模式在带来了郑各庄村从农村演变为城市化之后,这个原本不到1500人的小村庄,短短的十年间骤然吸引3万多人来此投资创业、工作学习、生活居住。通过实施“品牌、资本、管理”三大输出的发展战略,不仅在国内的五大连池、青岛建立了分公司,还将手伸向了海外——承揽了利比亚5000套住房以及学校、商业等配套设施的建设工程。
  他即是郑各庄村城市化的推进者,又是宏福集团的创始人,还是温都水城的缔造者。三张闪光的名片浸透着他的汗水、折射出他的睿智。而他自己最看重的身份只是一介“村官”。
  一、创业之路
  1986年春天,当改革开放的春风开始在吹散、撒播时,也在时刻刺激、涤荡着温榆河畔这个古老的村庄。时任郑各庄村生产大队长的黄福水,白手起家组建了十几个人的土石方施工队,肩负着郑各庄村父老乡亲寄予的重托,开始闯入了首都的建筑市场。黄福水带领施工队凭着浑身使不完的力气和脱贫致富的强烈愿望,克服了缺资金、无设备、不懂技术、不会管理等重重困难,使施工队的规模就象滚雪球一样地日益壮大起来。1993年成立了北京宏远机械施工公司,在北京建筑市场上打出了自己的品牌。到1995年,资产滚到3000多万元。
  1996年,宏福集团成立。在原有单一的土石方机械施工的基础上,实现了多元化发展,先后组建了建筑、市政、建材、装饰装修、机械修理等经营实体,并取得了建筑总承包国家一级资质。在此后的几年里,还摸索、创建出了一条以村为基础、以宏福集团为经济支柱“村企合一”的经济运行体系,实现了 村庄与企业资源共享、优势互补、共同发展。而这无疑成为了宏福集团发展上的一个飞跃。
  1998年开始,看上去如是既往发展下去,郑各庄的事业蒸蒸日上并没有丝毫问题。但此时,黄福水开始思考一个更为深远的一个想法——郑各庄村要“主动城市化”。
  二、造城运动
  在黄福水看来,在产业和企业更加壮大以后,郑各庄村首先要做的就是改变农民过去的、传统的那种生活环境,搞旧城改造,走自主城市化的道路。
  在村里人的回忆中,10年前的郑各庄与很多村庄一样:一座座农舍前堆满了柴草、垃圾。猪圈、厕所紧挨着住房,百姓们就生活在那个既然让人厌恶又无法割舍的环境中。
  随着村里经济的发展,富起来的村民开始你追我赶地盖新房。一时间一部分村民的房子虽然大了,可房屋建设无从规划,整体环境反倒越来越差,住宅用地也在扩展。土地资源配置极不合理。1998年3月18日,郑各庄村宏福苑小区破土动工,由宏福集团投资建设,这也是郑各庄村新农村建设的成果和迈向城市化的重要标志。
  目前,该小区总建筑面积70余万平方米。现有住宅楼八十余栋,一部分本村村民,一部分做为产业配套房,用于安置企业员工和院校教职工。整个小区温泉入户,采用地板取暖,并有污水处理厂、垃圾处理站等环保设施配套,2007年还被入选北京居民最满意住宅小区。
  据统计,1998年前,郑各庄村村民住所分布散落,住宅用地1050亩,人均住房面积仅为23平方米。旧村改造后,住宅用地仅为250亩,节约了大量的土地。此外,村民人均住房面积近70 平方米,比旧村改造前增加了三分之二。
  “经历了十年的时间,我们觉得是非常成功的。过去一个一千多口人的村庄现在已经变成了一个两万多人的小城市。这两万多人当中既有郑各庄村的产业工人,又有城市里的高素质群体。”黄福水说这番话时无比自豪。
  在此基础上,逐渐提升郑各庄村的产业格局,宏福集团开始积极引进科技型产业,先后以参股、控股、厂房租赁等合作方式引进了北京修正药业有限公司等40多家科技企业进入科技园区。
  2003年,在传统产业、科技产业等多元化的同时,借助温榆河的生态景观,地热温泉水,以及郑家庄皇城、亲王府等历史文化等资源,黄福水开始带领宏福集团开发以温都水城冠名的旅游产业。并在此基础上,瞄准市场走向,大力发展文化旅游、影视传媒、商务会展等高端文化创意产业。一条可持续发展的产业链、产业布局在宏福集团全面铺开。
  此后,通过介入红楼选秀、龙的传人、音乐现场等大型文化活动,宏福集团打造的温都水城这一旅游品牌,迅速在全国家喻户晓。温都水城也成为北京温泉文化的标志性景观。
  2008年,宏福集团实现了总收入20.65亿元,创利2.78亿元,上缴税金8300万元,农民人均纯收入33000元。相比1998年的人均纯收入4000元,提升了8倍。
  北京奥运会期间,为了做好奥运会的接待工作,在温都水城原有四星级酒店的基础上,黄福水再一次展现出非凡魄力,又修建了两座五星级酒店和一座三星级酒店,总计两千多套客房。
  与此同时,作为奥运火炬传递点,奥运旅游接待村及奥运境外记者采访点,郑各庄村向全世界人们展示了新农村的形象。作为北京昌平区优秀农民代表,被推选为29届北京奥运会火炬接力手的黄福水也手握火炬从自己一手打造的“城市”中自豪经过。
  今年4月,温都水城跻身国家4A级景区行列,前不久又被评为北京市驰名商标;目前,中央戏剧学院、北京邮电大学等高校也已在郑各庄落户;三级甲等医院——北京新安贞医院,也在郑各庄开工建设,其医疗水平和医疗设备将福泽周边几十万人口;2009年至2012年,宏福创业园也将培养、吸引和接纳更多的顶级品牌和企业,让郑各庄真正变身为总部经济的超级航母。



宏福苑网手机版|Archiver|宏福苑社区网 ( 京ICP备11033853号 )

2013-2015 北京上升力网络科技有限公司版权所有 GMT+8, 2025-5-12 04:33

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